醫生坦言:6種常見炎症,拖著不治會「致癌」

鼻炎、咽炎、牙周炎、腸胃炎……幾乎人人都經歷過「炎症」的折磨。有人認為,發炎是小毛病,扛一下就過去了,其實,它可能和癌症有關。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根據近年來各國新發癌症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球1/6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些感染便是人們俗稱的「炎症」。

採訪專家,分析炎症是怎麼「致癌」的,並教你在生活中如何抗炎。

受訪專家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陳錦飛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潘志剛

常說的「炎症」到底是什麼?

炎症是我們身體免疫系統最強大的武器之一,可隨時發生於各個組織和器官。當機體遇到外界有害生物體侵襲時,會產生免疫反應來消除這些致炎因子。

有的免疫反應是清除外來「入侵者」並促進受損傷組織快速修復的,會造成炎症反應;

有的則是免疫細胞被激活後,不僅攻擊外來「入侵者」,還同時攻擊自身正常組織,造成自身組織炎症。

人們日常遭遇病毒感染、外部創傷、花粉過敏等的時候,都會引發炎症,常見的有鼻炎、胃炎、肺炎、肝炎、腎炎等。這些炎症會有一些常見的表現,如傷口疼痛、紅腫、溫度升高,還可能出現全身發熱等。

正常的炎症反應能減少機體的損傷,但有時炎症可能成為癌細胞生長並擴散到全身的幫兇。

尤其是慢性炎症長期存在,相關部位處於「一直修修補補又無法完全修好」的狀態,細胞不斷分裂、增殖、衰老……

長此以往,就可能因為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偶爾出現DNA複製的錯誤而突破細胞衰老的限制,也就是出現了癌細胞。

個別癌細胞出現,很容易被免疫系統識別並清除,但戰線拉得過長,癌細胞出現得越多,發生免疫逃逸的風險就越高。

炎症與癌症其實是狼狽為奸。一些癌症患者的免疫力會下降,就更易出現炎症,癌症化療也可能導致患者免疫功能進一步變弱。

6種炎症確認與癌症有關

不是所有的慢性炎症都與癌症有關,比如關節炎就與癌症無關,但以下6類已有明確證據顯示可進展為癌症:

慢性肝炎

肝炎病毒和脂肪肝都可能導致肝癌。B肝病毒感染後,易在細胞反覆修復的過程中將病毒基因片段整合到正常細胞片段裡,從而造成細胞突變。

有研究顯示,一部分肝癌是由於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破壞肝細胞而引起的無菌性炎症,最終導致肝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

目前認為,輕度萎縮性胃炎一般可通過治療逆轉;中重度的及時幹預,大多數也不會進展為胃癌;少數重度萎縮性胃炎會癌變。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進展為胃癌,與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高度相關。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炎分結腸克羅恩病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轉變為癌症的概率更大:8年以上癌變的機率低於1%,以後每年患癌機率增加0.5%~1%,20年以上的癌變機率達5%~10%。

宮頸炎

宮頸發生炎性改變後,會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接觸性出血等臨床表現。如果宮頸炎合併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宮頸炎就有可能發展成宮頸癌。

胰腺炎

一般來說,從胰腺炎到胰腺癌只需三步:①急性胰腺炎;②急性胰腺炎未徹底治癒、反覆發作,可能導致慢性胰腺炎;③胰腺假性囊腫,多繼發於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損傷,可能導致胰腺癌。

牙周炎

目前已有多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牙周炎是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之一,還與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的發病風險升高有關。

炎症還是多種疾病的土壤。

美國科學院院士米切爾·拉扎爾曾在權威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闡述炎症「陰陽」作用的文章,其中提到,炎症反應一方面可對抗外來入侵,另一方面可造成損害。

當炎症因素的上升和下降得不到控制時,會發展出癌症、心臟病、糖尿病之類的疾病。

過多的炎症會引起敗血性休克等情況,不受控制的「細胞因子風暴」會導致多器官衰竭,這種現象也已在新冠疫情中被廣泛報導。

如果炎症反應超出了一定的作用範圍,那就可能成為多種疾病的共同土壤,例如心血管疾病、肥胖或超重、糖尿病、神經系統性疾病、抑鬱症等。

醫生總結的「抗炎法」

生活中許多因素會引起炎症:

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生物病原體是最常見的原因;

高溫、低溫、紫外線、機械損傷等物理因素也能誘發炎症。

炎症會伴隨人的一生,不必過度「談炎色變」,其實目前的腫瘤免疫療法也是受到激活炎症反應的啟發而改進的。

但在沒有發生腫瘤的時候,還是要學會減少炎症危害健康的可能性,儘量避免慢性炎症和炎症失控。

01調「動」抗炎因子

運動時,肌肉不停地收縮會分泌一些細胞因子及分子量小的肌動蛋白,此類物質進入血液循環中可減輕炎症反應。

建議每周進行3~4次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搭配力量訓練,增加肌肉力量。

02吃些抗炎食物

高脂肪、高糖、高鹽食物可擾亂腸道菌群環境,誘發慢性炎症;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燒烤等也會加重炎症反應。

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蛋類和大蒜、生薑等能幫助抗炎的食物。

03遠離汙染環境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注意室內衛生清潔,儘可能不要用染髮劑和殺蟲劑,遠離強酸、強鹼和甲醛等化學因子。

04減少「壓力性炎症」

背負著巨大壓力會降低身體調節炎症的能力。熬夜會擾亂生物鐘,誘發多種炎症疾病。因此,建議保持樂觀,積極調節不良情緒,規律作息。

05注意監測定期治療

有慢性炎症的患者要有針對性地根據醫生建議監測和治療,最好每年做一次全身體檢。以慢性萎縮性胃炎為例,患者除了定期做胃鏡,還要注意篩查幽門螺桿菌並及時治療。

有時中西醫結合是調理慢性炎症的一個有效方法。比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目前沒有特效藥,西醫採用菌群腸道種植,但有時新菌群適應不了腸道環境,無法成功,而中醫就可以採用中藥灌腸來修復。

06不要亂用抗生素

非細菌性炎症,千萬不要亂用抗生素。慢性炎症往往不是細菌引起的,要麼是無菌性炎症,要麼是病毒感染。

即使病毒感染合併細菌感染,也一定要到醫院就診,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