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廚時,師父告誡我:掌握了勾芡,才算是學會了調味

有那麼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連個西紅柿炒雞蛋都做不好,雞蛋缺了西紅柿的酸甜,西紅柿又少了雞蛋的鮮香。

原因就是,我做的西紅柿炒雞蛋,從裝盤到上桌的路上,就「洩」了。

莫名其妙的流出很多菜湯,不像別人炒的,湯汁濃鬱,還能包裹著雞蛋,味道上,酸甜鮮香。

前思後想後,也曾找到過應對的法子,似乎勾芡就能把這個問題處理掉。

但一想起勾芡這事兒,我這心裡就直打鼓。

想起來我家老太太學人炒菜勾芡,家常豆腐勾芡都能勾成胡辣湯的感覺。

直到辭職學廚以後,才從我師父老痞廚手裡,學到了勾芡的本事。

為啥要勾芡?

問出我心裡的疑惑以後,老痞廚沒給我解答,反而是問了我一個問題,「炒菜就炒菜,為啥要勾芡?」

起初想學習勾芡的技藝,就是討厭自己炒出來的菜湯湯水水的感覺。

想像專業廚師一樣,有一手變水為汁兒的神技。

經過了老痞廚耐心的敲打以後,我才發現自己對於勾芡的認識還是太膚淺。

勾芡這事兒,隱藏著做菜入味兒的原理。

烹飪味道,有一個八字箴言,「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

把食材的味道萃取出來,混合香料和調味的味道,用溫度和時間把味道融合。

融合以後呢?最好的結果是能回到食材裡面去。

實在難辦的話,退而求其次,也得讓味道粘到食材表面上。

進到食材裡面,隨著食客的咀嚼,味道會源源不斷的在口腔裡迸發。

而粘在食材表面上,入口是人為修飾過的味道,多嚼幾口後,又是食材本有的自然原味。這種多層次的味道構建方法,同樣深受食客喜愛。

掛味之道

把味道粘到食材表面,在炒菜圈兒裡還有個更形象的叫法:掛味兒。

並不是所有食材,內部都會留下空間,等著攜帶著味道的汁水去充盈他們。

即便是食材們允許味道因子進去,但也不會大開城門,讓味道們魚貫而入。

就好比醬牛肉,不泡個倆仨小時,休想入味兒。

炒個菜,也就是一盞茶半柱香的功夫,想讓食材徹底入味兒,這事兒難度不小。

所以說,掛味兒技巧,才是炒鍋裡最有效的。

假如,現在鍋裡的狀態正是白熱化的階段。

食材把跟調味料,按照約定把味道貢獻出來了,融合後的鮮香也形成了,食材這會兒剛好成熟,再不出鍋眼瞅著就要老了。

就差最後一步,把「液態」的味道,掛在「固態」的食材上,就能出鍋大吉了。

味道哐哐的往食材上撞,同時又譁譁的往下流。

不是味道想違抗廚師的命令,他也想往上掛,奈何食材表面滑不出溜的,掛不住呢。

要是這麼出鍋的話,狀態就是這樣的:一盤兒菜,半盤兒湯。菜沒味兒,湯齁兒鹹。

這個時候,芡的出現,就有雪中送炭那味兒了。

芡水下鍋,遇熱熟化,黏性增加,把味道跟食材牢牢的勾在一起了,要不怎麼叫勾芡呢。

芡不僅粘住食材,也粘住鹹淡

勾芡這事兒有很多功能,不光能把味道粘到食材上去,還能把鹹淡也粘住。

我們都知道,鹹淡味兒與鹽的多少有關係。

但其實,鹹淡味兒與鹽和水都有關係。

鹽的量不變,水越多,味兒越鹹。

實在是不想勾芡,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把味道掛上去,就是多炒一會兒,把多餘的水分炒出去,味道也能掛到食材上。

缺點是,水分逐漸減少,鹹淡口的拿捏就越難。

勾芡的話,可以在鹹淡味兒掌握好以後,控制住水分含量,從而實現鹹淡的定味。

鮮味主,可勾芡

勾芡雖好,但也不是萬能的,並不是每道菜都適合。

從前面的文字裡,可以歸納總結出勾芡的兩個優點:

掛住味道和定住味道。

難以短時間入味,且本味並無鮮明特色的食材,可以勾芡,例如豆腐。

水分含量高,且控制起來不容易的菜可以勾芡,例如西紅柿炒雞蛋。

勾芡這事兒,主要還是對於水的操作。

以前的文章提到過,在鮮香二位裡,水主要控制鮮味。

十分突出香味的菜品,也不適合勾芡。

例如回鍋肉,小炒肉,這類經典的炒菜。

最後,送大家一道菜,花菇肉片。

選裡脊肉,切薄片。

下鹽,胡椒粉,花雕酒,生抽抓勻。

一點澱粉,抓勻。封油,抓勻。

花菇去蒂,中間一刀,斜刀下切塊。

水裡加點鹽和油,花菇下去焯水。

鍋燒熱,倒油滑鍋。關火放涼,開火升溫。

這個操作能讓鍋不粘。

裡脊肉下鍋滑炒,變色盛出備用。

蒜末爆香,花菇下鍋。

炒幹水分,炒出香味。

鹽,糖,生抽下鍋調味,加點水,咕嘟咕嘟。

肉片下鍋,咕嘟一下。

水澱粉,勾芡。

分三次勾芡,勾到鍋裡沒有湯汁,都掛在花菇和肉片上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