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陽氣生發,這時候肝火容易特別旺盛。而肝火上炎後最容易攻擊的就是脾胃,因此在春季很多人都會出現食積不化、脘悶腹脹、脾胃虛弱、食少便溏等一系列腸胃不適。
都說“春吃芽好處多”,針對肝旺脾弱這個問題,正好有兩種“芽”可以柔肝和脾胃,非常適合作爲食療方使用。
一、麥芽:行氣通乳、導滯
麥芽就是小麥發的芽,我們平常所吃的麥芽糖、麥芽餅就是以它爲原料制作而成的。
研究表明,麥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及麥芽酚,可以有效減少細胞的氧化損傷,幫助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麥芽中含有大量B族維生素,可營養神經,預防皮炎、黏膜炎的發生;常食麥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增強免疫力。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麥芽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疏肝解鬱、消食和中、健脾開胃、回乳消脹等功效。
作爲中藥使用時麥芽有3種炮制方法,雖然都有助於健脾和胃,但其功效又各有側重:生麥芽偏重於行氣、通乳;炒麥芽強於回乳,婦女停止哺乳後如果乳汁還是很豐富,這時一般適合用它;焦麥芽側重於導滯。
總體來看,春季養肝和脾胃,還是用焦麥芽相對更爲合適。
【焦麥芽茶】
【做法】:取15~30克焦麥芽直接煮水即可。
【適合人羣】:
春季肝火旺、脾氣急躁、食積不化、不思飲食的人羣,可以試試飲用焦麥芽茶一段時間,待症狀改善就可以停服。
如果食積症狀比較嚴重,那可以再搭配上適量的焦山楂、焦神曲,消食導滯功效更強。
二、谷芽:健脾開胃、消食
北方的谷芽多爲粟芽(小米),而南方的谷芽則多指稻芽。雖然原料不同,在兩者在功效上幾乎沒什麼差別,都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生津除煩的作用。
相較於麥芽,谷芽的消食之力相對更爲和緩,因此常需要和別的健脾、理氣、化溼藥等一起使用,以達到更好的療效。比如:
1、谷芽+雞內金
雞內金其實就是雞胗內壁上的一層黃色薄膜,據《本草綱目》記載它有較強的健運脾胃、消食化積作用。將雞內金和谷芽一起使用,可以更好地生發胃氣、舒肝調氣、增進食欲。
2、谷芽+陳皮
中醫上說“百年陳皮,千年人參”,儲存越久的陳皮,其養生保健價值就越高,和中理胃、行氣健脾的作用也相對更好。把它和谷芽合用,對於食欲不振、胸脘痞滿等症能起到不錯的療效。
3、谷芽+白術
白術也是臨牀上常用的健脾胃中藥之一。它主要的功效有健脾、燥溼、化痰,同時它還能強腰膝,可幫助治療腰疼、關節疼痛等疾病。白術和谷芽一起使用可兼顧消、補兩方面,適用於脾虛食滯、消化不良等症。
三、“二芽”合用,功效更佳
當然,谷芽和麥芽也很適合配合使用,兩者搭檔既可代茶飲,又能入湯方,功效翻倍,味道還不賴~
1、二芽飲:消面食
炒谷芽和炒麥芽都有助於消化,兩者合用在消面食方面功效很是出衆。
【二芽消食飲】
【做法】:
谷芽和麥芽各取15克,加水煮制,作爲代茶飲飲用即可。
【適合人羣】:
尤其適合喜歡吃米面等食物、又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羣;有心髒疾病的患者常飲此茶還有助於藥效的發揮,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2、二芽湯:理腸胃
頻繁聚餐、大魚大肉時,可以將二芽制作成湯水飲用,幫助減輕腸胃負擔、調理消化系統。
【谷芽麥芽山楂瘦肉湯】
【做法】:
1、取谷芽、麥芽、山楂各10克,茯苓20克,陳皮3克,大棗1~2枚,放入水中浸泡片刻後洗淨晾幹;
2、取瘦豬肉200~300克,洗淨後切成小塊;
3、把上述食材一起放入燉鍋中,加幾片生姜、適量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出鍋前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
谷芽、麥芽可幫助促進澱粉類食物的消化,山楂則偏重於消肉食;茯苓和陳皮,可以輔助健脾、祛溼、行氣,讓谷芽、麥芽更好地發揮功效;而瘦豬肉則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能緩解疲勞,幫助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