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疼痛真麻煩,段延峯的一個小方法解決了

手腕部位結構復雜,骨骼多,肌肉少,基本上都是肌腱,神經密集,是人體很脆弱的一個部分。但是現代社會人們每天都在整電腦、玩手機,就會引起很多腕部勞損,腕疼痛的出現。手腕部疼痛除了以上所說的病因外,還有可能由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韌帶勞損(拉傷)、腱鞘炎等等問題引起。

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手腕部骨的解剖結構(如圖),腕骨分成近側列4塊和遠側列4塊,共8塊骨組成。從橈側到尺側的順序,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構成遠側了。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構成遠側列。豌豆骨與三角骨的掌面相關節,因此豌豆骨與其它骨是分離的,其它的腕骨與相鄰的腕骨相關節。

近側列其它3塊腕骨形成了一個近側凸的弓,並與橈骨及橈尺遠側關節的關節盤相關節。弓的凹面是遠側的陷凹,包圍着頭狀骨和鉤骨近側的凸面。兩列腕骨因此互相緊密的鏈接,並可運動。

橈腕關節(如圖),由橈骨下端的腕關節面和關節盤的下面形成關節窩,與舟、月、三角骨的近側關節面聯合組成的關節頭共同構成,屬於橢圓關節。關節囊薄而鬆弛,附着於關節面的邊緣,周圍有韌帶增強。橈腕掌側韌帶和橈腕背側韌帶分別位於關節的掌側面的和掌背側面。尺側副韌帶連於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橈側副韌帶連於橈骨莖突與舟骨之間。

橈腕關節可作屈、伸、收、展以及環轉運動,其中伸的幅度比屈的小,這是由於橈腕掌側韌帶較爲堅韌,使後伸的運動受到限制,另外,由於橈骨莖突低,在外展時與大多角骨抵接,因此,外展的幅度比內收的小。

手腕部出現了疼痛等問題,我們自己也要首先分析病因,看看結構有沒有損傷變化,沒有損傷,就可以合理地進行自我調理康復,有損傷一定要去專業醫院。

一、腕部疼痛康復法

㈠、自我放鬆法

1、坐位或立位均可。

2、雙手合十,掌心相對,降低手部高度,直到手腕產生一定的拉伸感。

3.保持姿勢10秒鍾。

㈡、肌肉整復術療法之腕骨按壓法

1、首先檢查腕部腕骨的結構,是否有變化,左右手腕部對比一下。

2、我的臨牀經驗看,一般長期慢性損傷,是月骨出現的問題比較多一些。檢查一下月骨如果有突出或是凹陷,施術者用雙手拇指疊加按壓即可復位。

3、月骨復位後腕部疼痛即可就會消失。

二、段延峯友情提示

1、重力外傷時,沒有臨牀經驗,千萬不要自己處理,一定要去醫院。

2、慢性勞損、疼痛,我們自己檢查,如有腕部關節紊亂,讓人幫助我們復位即可。只要不過度用力,基本上沒有什麼危險性。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