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先弄清“髖”是什麼?“髖”在哪兒?
親,髖就是咱們俗語中說的“胯子”,屁股附近身體最寬的地方。解剖學上講: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髖關節是人體最大,關節窩最深,也是最典型、最完善的杵臼關節,它既堅固又靈活。如圖所示:
第二步,明白啥是“送髖”?或者說“送髖”什麼意思?
送髖即後蹬腿進行充分伸髖(蹬伸)的同時,前擺的腿充分屈髖(擡起)。感覺身軀的核心力量集中在髖部發力,帶動下肢形成的一系列自然協調的跑步動作。如下圖
第三步,如何“送髖”?
一是身前傾,腿微曲。親們注意,前傾不是彎腰,上軀要直,感覺身體重心前移並降低了。
二是一側胯用力前頂,大腿用力高擡。胯用力前頂,只是微側一點,不是扭腰,靠核心力量盡力把髖前送,大腿以髖關節爲軸,充分高擡就是屈髖,大腿與軀幹的夾角可大於90度。
三是另一側胯順勢後伸,腿用力蹬直。注意蹬伸也是靠核心發力。
是否“送髖”成功,鵬叔有三點體會:一是身體有騰空的感覺。當然,這種騰空是一瞬間的事,感覺兩個腿像兩個彈簧一樣,很輕盈,很有彈性。整體又像身體安了兩個輪子,很自然,很主動地向前奔去。二是大腿肌肉有發緊的感覺。不管是高擡還是充分蹬伸,雖是核心發力,但都能感受到大腿肌肉發緊的感覺,膝部以下被順勢帶動,感覺很輕鬆。如沒有,說明沒有發力,沒有成功“送髖”。三是感覺自己身體的重心一直在前方。似乎重心在牽引你不停地奔跑,這樣才能穩住身體似的。
總之,親們,“送髖”是靠核心發力,以髖關節爲軸,不管是屈髖前送(高擡腿),還是伸髖後送(腿蹬伸),都是在髖關節上上發生角度變化,是“角位移”,而不是“線位移”。送髖的關鍵前提是核心力量要強大。很明顯送髖時心率加快,因爲在用力;直接後果是步幅變大,配速變快。因爲身前傾,又高擡腿,必然一步跨過的距離就遠。直觀感覺是跑步姿態變得即剛猛矯健,又輕盈優美。
第四步,如何練習“送髖”?
前提在增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如何練,見下圖:扶牆高擡腿,既能練屈髖的靈活性,又能練“角位移”的大幅度(大於90度);同時練習一側腿蹬伸(伸髖)的靈活性和力量。
扶牆高擡腿
關鍵是練強核心力量。也就是對以腰椎——骨盆——髖關節爲主體的肌肉羣(由腹直股肌、腹斜肌、下背肌、臀部肌羣和豎脊肌等組成)的力量練習。可經常練習以下動作。
圖1所示的臀橋,既練以髖爲軸的轉動,最重要是增強了腰腹部的力量。
圖1,臀橋練習,一組10次,每輪可練習兩組,中間休息30秒
圖2所示的慢速登山跑,和扶牆高擡腿運作類似,練習屈髖伸髖的大幅度和充分性,靈活性和力量感。
圖2,慢速登山跑,一組12次,每輪可練習兩組,中間休息30秒
圖3所示平板對角支撐,平板對角支撐除了加強核心肌羣力量外,不能有效校正脊椎問題,改變人的氣質形象,親們,咱何樂而不爲呢?但它可考驗人的意志力喲,力量弱,一會就抖個不停,要堅持練才會強大!
圖3,平板對角支撐,一組10次,每輪練2組,中間休息30秒
圖4所示的仰臥卷腹,在練屈髖伸髖的同時,最關鍵是強化了核心肌羣力量。親們注意,起身時深吸氣,下落時呼氣肘關節與膝關節觸碰時,停頓兩秒,一定不能抱住頭,只是搭在耳後,以免脊椎受傷喲!
圖4,仰臥卷腹,一組10次,一天練習2組
總之,親們,鵬叔在送髖練習中的主要體會是:弄清送髖意思增強主動,按照要領跑中體會,隨時隨地強練核心力量,那麼一個步伐輕盈、動作矯健、跑姿優美的您一定會蛻變出來喲!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