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深處“進水”,蹦不出來!怎麼辦?來,試試這個小球囊

我們常說,醫學是有局限性的,但追求科學進步的腳步卻永不停歇。2016年,北醫三院又有一批新的醫療技術,經過嚴格的審批和長期觀察,轉爲常規技術普及應用。新技術帶來新的希望,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技術都有哪些吧~

項目團隊

北醫三院耳鼻喉科

項目負責人:段清川(右三)

團隊成員:馬芙蓉,潘滔,柯嘉,張珂,辛穎,杜雅麗

從1名患者的救治經歷談起

銳銳小朋友今年9歲了,可是他的聽力問題卻困擾了家長3年之久,並且已經影響到小銳銳的學習

相對於大多數人從未做過手術來說,小銳銳已經是醫院的老病號了。3年,3次全麻手術,都沒有徹底解決小朋友的問題。

小銳銳爲什麼會聽力下降?原來,他得的是“分泌性中耳炎”,這是一種耳鼻喉科常見疾病,患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耳朵有悶堵感和聽力下降。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洗澡後耳朵進水是什麼感覺?聽力下降倒是其次,最難受的就是那種耳朵塞滿東西,但又掏不出來的堵塞感其實,分泌性中耳炎也是一種耳朵的“進水”,只不過積滿水的位置更深,不在外耳道,而是在更深處的中耳,就算大家怎麼蹦也是蹦不出來的。

中耳怎麼會有積水?這就和耳朵的通氣有關了。咽鼓管是連接中耳與外界的唯一自然通道,它堵了就會造成中耳腔的壓力失衡,從而造成分泌性中耳炎。

對於這種歷時3年,反復發作的頑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確實是臨牀中的大難題。小銳銳的家長輾轉來到北京,經別人推薦得知北醫三院居然有“咽鼓管功能障礙”專病門診。

這麼拗口的一個專科門診,對於小銳銳父母來說,存在着莫名的親切感。帶着期望,他們找到了專出此門診的段清川大夫。結合病情,段大夫建議小朋友行國內外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最先進的“球囊擴張咽鼓管成形術”。

作爲國內最早開展此手術的科室,小銳銳在北醫三院耳鼻喉科順利完成了手術。咽鼓管通暢了,聽力也改善了,擺脫了耳悶的困擾。

技術名稱

球囊擴張咽鼓管成形術

技術內容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在成人及兒童均可發病,約40%的兒童曾出現過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堵塞可能導致鼓膜內陷,從而誘發中耳膽脂瘤,引起顱內並發症,如腦膿腫,危及生命。

北醫三院耳鼻喉科自2012年於全國首先開展球囊擴張咽鼓管成形術,治愈率遠高於傳統治療方法,爲多年甚至30餘年的老患者解決了根本問題,改善了聽力。

具體技術內容包括:

手術操作非常簡單易行,用鼻內鏡經鼻腔,暴露咽鼓管在鼻腔後方的開口,將球囊置入咽鼓管內,用10個大氣壓的壓力打起球囊擴張2分鍾。整個手術過程安全快速,甚至不出一滴血。

與傳統治療方法的區別?

本項技術

☑在2011年之前,頑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大難題,因爲沒有一種針對專門針對咽鼓管的既簡單又有效的手術方法。而球囊擴張咽鼓管成形術改變了這一切,其可以在基本不見血的情況下,擴張咽鼓管,改善咽鼓管的通氣,從而達到從根本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是治療咽鼓管功能障礙疾病新的希望。

此項技術適合哪些患者?

咽鼓管功能障礙相關疾病,如分泌性中耳炎、粘連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合並咽鼓管功能障礙等。

爲方便廣大患者精準就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鼻喉科於全國首先開設“咽鼓管功能障礙”專病門診,球囊擴張咽鼓管成形術具有創傷小、易操作、效果好的特點,在減輕手術創傷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治愈率。

編輯|孫靜

攝|蘇天是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