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有道」我國古代對的中醫稱謂,您都知道哪些?(上)

在歷史小說或古裝電視劇中,我們常會聽到醫生被成爲“太醫”,“御醫”或者是“郎中”。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稱醫生爲“大夫”。從古至今,我們對醫生的稱呼多種多樣,有以官職稱呼的,有以地名稱呼的,有以藥名稱呼的,還有以醫術稱呼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代以官職來稱呼中醫的稱謂都有哪些吧。

疾醫

《周禮.天官》記載,周代分醫學爲四科,即“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

“疾醫”周代醫官名,相當於後世的內科醫生。

醫師

“醫師,掌醫之政令。”

——《周禮·天官》

首見見於春秋戰國時代的典籍中,古代執掌醫務的官。

太常

醫官名,秦置奉常。公元2世紀中葉,漢景帝改稱太常。太常的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分別執掌音樂、祝禱、供奉、天文歷法、卜筮、醫療。

至西漢時,設太常、少府官職,屬於太常的爲百官治病,屬於少府的爲宮廷治病。

太醫令

太醫令爲古代醫官職稱。最早見於秦朝,在漢代太醫令爲掌管國家醫藥的最高官職,之後朝代亦有所沿用。隋唐改稱太醫署令。此系管理醫療的職官。

醫博士

北魏置醫博士以教子弟。醫博士,古時太醫署的教師職稱,又名太醫博士。

負責掌管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的教授和考核。

醫生

《唐六典·太醫署》:“醫生四十人,典學二人。”

醫生之稱呼始於我國唐代。

藥醫師

我國唐代已設藥醫師(後稱藥師)負責採辦藥品。

郎中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爲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爲各部要職。郎中作爲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尊稱醫生爲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後官銜泛濫所致。

大夫

大(dài)夫這個稱謂,是古代的一個是官階,不是官職。宋徽宗政和年間重訂官階時,在醫官中別設官階,有大夫、郎、醫效、祗候等。見宋·洪邁《容齋三筆·醫職冗濫》。在北方,至今仍沿稱醫生爲大夫。

院使

院使,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在清朝,此官職配置於朝廷之太醫院,品等爲正五品。該官職研究及供應醫藥,並處理太醫院院務,分派御醫、吏目及各科醫生之宮直與六直。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