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服“網紅藥”排石半年,老人腎髒變“水囊”

4月3(記者陳媛通訊員周珊)花甲老人自服“網紅藥”排結石,哪知半年後,小結石卻卡在輸尿管,不斷增大,堵塞“下水”通路,把腎髒憋成“水囊”,不得已要手術碎石取石才能保腎救命。

原來,家住漢口的六旬老人趙爹爹,在半年前體檢時,意外查出左腎有一顆黃豆般大小的結石,雖未產生任何不適,但聽街坊推薦一款“網紅藥”排石效果很好,爲防患未然,他特地託人代購回來服用。上周,趙爹爹突感左側腰後部疼痛,以爲是勞累了休息下或能緩解。哪知後來,腰痛加劇,絞痛甚至還蔓延到左腿根部、左下腹部,一度發燒達39度。昨日,小便帶血的他嚇得趕緊來到附近的長江航運總醫院泌尿外科門診看病。

經檢查,泌尿外科專家李輝明主任發現,患者左側輸尿管上段被一顆直徑約1.2釐米的結石堵住,已出現重度腎積水並感染(腎積膿)。“明明一直在吃排石藥,怎麼石頭還在呢?”老人覺得奇怪。排石藥一般都具有利尿、擴張輸尿管的作用,服用後原本穩定的腎內結石會隨尿液下排,很易在輸尿管狹窄處產生滯留,李輝明解釋,正是由於趙爹爹的結石卡在了輸尿管上段,隨着尿液中結晶成分不斷附着,結石越變越大,便形成了梗阻。時間長了,尿液排不出去,把腎髒憋成了一個只進不出的“水囊”,目前,積水已達200ml,老人出現的腰痛、高燒、血尿等病症便是結石梗阻產生的急性症狀。

當務之急,爲解除梗阻,引流腎髒積液避免病情加重引發重度感染危及生命,李輝明建議老人住院,接受左側經皮腎穿刺造瘻引流,待感染控制後才能進一步碎石取石,進行徹底治療。

李輝明提醒,處方藥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尤其是結石這類看似不重的常見病,一般泥沙大小且直徑在5毫米以下,在腎髒無積水時,才適用服藥排石,而大部分排石藥也僅適合於臨牀上手術取石、體外碎石後輔助使用。另外,李輝明提倡,結石重在預防,日常應多飲水,日飲水量保持2500至3000ml即可,並應嚴格控制牛奶、豆類、菠菜、動物肝髒等高糖、高鈣、含草酸食物及動物蛋白等易結晶成石食物的攝入量。李輝明建議,有泌尿系統結石病史的人羣最好每隔3至5個月行一次泌尿彩超檢查,以便及時排除結石增大產生梗阻風險,及早對症治療。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